浅谈中国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内容摘要]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不断加深,中国海运货运代理业的发展面临巨大压力。一方面中国海运货运代理企业与外国代理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另一方面中国海运货运代理业各种立法和具体管理措施相对滞后,国内货运代理之间恶性竞争。多数港口运费已经下滑到零运费甚至负运费,货运代理收入直线下降。中国海运货运代理必须抓住时机,转变经营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航运市场。
[关键词]海运 货运代理 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进出口贸易。海运作为国际运输中历史最悠久、运量最大以及成本最为低廉的运输方式,在国际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海运方式完成的运输量已占我国整个贸易的84%,使我国海运尤其是集装箱运输业务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相应的从事海运集装箱运输的货运代理也比比皆是。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符合资质要求的国际货运代理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专门从事海运业务的占有40%,要想把货运代理业发展壮大,就得发现对现有企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建议。
一、中国海运货运代理企业简介
国际海运货运代理是直接受进出口货物收货人、发货人的委托,以委托人的名义或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机关业务并收取服务报酬的行业。国际货运代理协会联合会对“货运代理”下的定义是:货运代理是根据客户的指示,并为客户的利益而揽取货物运输的人,其本人并不是承运人,充当的只是代理的角色,并没有与其服务的顾客融合在一起。他们为发货人或货主安排货物的运输,而运费、保险费、包装费、海关税等所有费用是由客户承担,货运代理只是从中收取一定百分比的费用。
据克拉克森统计,截至2008年,估计全球全集装箱船全年运力达到1237.46万TEU,同比增长15%,与2007年同期增速相比,运力投入速度未见明显减缓。截至2009年底,全球集装箱船队运力将达1420.69万TEU,同比增长14.8%,较2008年略有放缓。但其中8000TEU以上船型交付依旧较为集中,对集装箱运输市场的压力仍然很大。在世界经贸总体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传统的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减缓将成为不争的事实,班轮公司也将重新部署运力,国际货代公司的压力空前巨大。
二、中国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在对外贸易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国际海运货代业行业竞争压力加大,货代企业的规模明显扩大。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日益突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场秩序不规范
近年来,进入海运货运代理行业的企业日益增多,竞争越来越激烈,国际海运货代企业尤其是中小货代企业主要以承揽出口预付货为主,在运价、舱位等方面对承运人过分依赖。对于中小货代企业而言,其主要获利来源就是赚取差价和订舱佣金。根据《各地方税务局货物运输代理行业营业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货代企业从事货代业务的营业额为其实际取得的收入,即:营业额=营业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企业为了避税或不交税,就以对“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发票作假,使其金额尽可能大。许多企业收取了货款之后少开或不开发票,计算税款时却将与之相对应发生的费用发票全部用于抵扣应税收入,从而造成税款减少,这种不正当的手段是目前货代企业中常见的做法之一。
(二)行业竞争激烈,传统货代企业生存压力大
由于近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中国出口业务受到极大影响,货代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一方面国际领先货代企业,如APL,ZTK等纷纷在中国设立了办事处,抢占中国的海运和空运市场。另一方面,国内领先的船公司,船公司则纷纷伸长触角, 采取服务延伸战略, 实施营销一体化, 提供承运、货运代理的一条龙服务。如中远、中海等大型航运企业, 都积极设立了自己的货代机构,中远和中海的货代机构凭借自身的优势,在货代行业中取得了不俗的增长。此外,一些海外船公司则与铁路部门纷纷联合, 推出铁海联运集装箱班列,提供一票到底的多式联运服务。竞争压力,迫使不少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 有的企业为争取船舶的代理权,不顾风险与代理费收入的极不平衡,采取包滞期费的方法。这些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进一步恶化了货代市场的发展。这些动摇了以差价和订舱金为盈利目标的传统货代的生存基础, 不但不利于货运代理市场的良性发展,也有损口岸的良好形象,不利于吸引货源, 传统的国际货运代理的生存空间日趋严峻。
(三)战略定位不清,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海运货代市场中尽管货代物流企业数量众多,但其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与世界领先的国际物流公司还存在较大差距,集中表现为“小、弱、差”,大多数由于缺乏明确的企业定位,同质化服务现象严重,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服务网络不够健全,服务区域性明显。中小货代企业服务功能单一,仅局限于提供揽货、订舱、报关、报验等服务,缺少增值服务,企业的竞争集中在价格竞争层面。由于企业没有主动细分市场,没有研究市场变化,更没有依据客户需求心理进行市场定位并制定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缺乏特色,没有形成自身的核心优势,市场竞争力弱,对客户的吸引力有限。此外,当前货运代理行业在人员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化管理以及网络化管理方面的管理水平差,这些都限制货代物流企业向专业化、信息化方向发展。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配套基础设施差
由于我国地理分布的原因,目前货代行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的企业必须将货物运到货代企业指定的地点或者沿海的港口,才可以走海运。国内货代行业在发展中就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性,货代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内陆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数量较少, 业务发展较为缓慢。此外,由于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业属于服务业,基本上不存在行业壁垒,市场进入门槛低。多数海运货代公司规模不大。企业往往添置几台电脑、架设宽带就可以开始办公了,配套基础设施差。企业的所谓信息化往往只是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讯软件以及利用办公室软件制作简单的表单文档,而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的收集、存储、管理和利用方面的能力较弱,未能形成自己的核心优势。
(五)专业人才缺口大
多数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历史较为短暂, 资产规模、经营规模较小,缺乏精通有关业务的专业人才。我国现有国际海运货代从业人员基本是“自学成才”,“半路出家”, 经过正式培训的寥寥无几。据统计, 入世后68.8%的企业缺少外贸专门人才。货代企业招收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非货代专业或者国际贸易专业的,由于缺乏专业的国际货运业务知识,企业往往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新手才能接替工作。货代公司往往是业务员和跟单员分工合作,跟单员从事单一的重复性运作,并不关注货代行业的发展动向和企业的发展前景。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人才的匮乏,不利于货代企业的发展与壮大。
三、中国海运货运代理企业的发展对策
在市场不断开放,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业必须适应服务需求的变化,积极进取,通过各种发展策略着力增强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主要的发展方向包括:
(一)规范市场秩序
面对国内货代行业混乱的竞争环境,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力量。政府应在货代业发展中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高保障,集中精力从事行业的宏观管理及政策指导,完善货代业的管理法规。参照国际惯例,统一行业内的一些单证,制定行业操作规范。加强国际海运货代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船公司和货代企业的监督与管理,打击不正当竞争。整顿非法货代的市场,制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完善国际海运货运代理行业管理,提高货代物流企业国际竞争力,完善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备案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动态监管,有效规范行业经营秩序。加强货代行业协会的建设,维护合法、正当的货代行为,保障货代市场更加有序运作。
(二)明确企业定位,树立核心竞争力
国际海运货代企业之间进行恶性竞争,不仅扰乱了海运货代市场,还会因为服务不到位等原因给企业的声誉带来无法挽回的影响。国际海运货代企业应自觉地抵制恶性竞争,在经营策略上选择走专业化、规模化之路。对于实力较弱,资金、人力都不足的海运货代企业,可以立足于本口岸,将全部资金和人力都投入到整个货运物流网的某一个环节中去,形成在某个环节中的优势,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对于实力较强的海运货代企业,可以考虑以各种形式合并各口岸的同级货代,或加强同行业间的横向联系。同时尽快加强国内、外服务网络的建设,为货代业的壮大提供必备的技术保障。
(三)实行精确化管理,提升客户满意度
国际海运货代企业应以行业的领先企业为参照,制定更高服务目标,不断超越。时刻留心领先企业的发展动向,树立标杆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如不断提高装卸效率,简化业务流程;加强货物保管,做好货物交接交付;提高货运质量,减少货损货差等。。国际海运货代企业还应面向市场,研究市场,了解市场需要,实施精确化管理,充分做好客户工作,掌握客户心理,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进行差异化的跟进服务。定客户满意度调查表,定期发送给客户,根据客户需求,不断改进服务,赢得客户信任。大型国有、中外合资的海运货代企业,他们有较完善的全国性网络,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大多都在向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开展综合物流服务。中小海运货代企业可以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充分发挥小企业灵活的特点,为客户提供高层次的增值服务。
(四)健全服务网络,助力客户成功
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企业应尽快建立起自己的服务网络和信息网络。选择最佳的合作伙伴,规避经营风险。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加大揽货能力和力度,提高企业的业务竞争力,以达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海运货代对具有很强的个性化需求的客户,应量身定制一套服务方案,努力实现货运质量“零缺陷”,服务质量“零抱怨”。在积极提升整体服务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功能的“全方位”,通过海运货代企业的服务使客户的市场营销战略和市场推进计划顺利实施,将海运货代服务目标定位从“客户满意”提高到“助客户成功”。
(五)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对于海运货代企业而言,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从事这项业务的人员必须具有国际贸易运输方面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办事能力精通国际货物运输中各个环节的种种业务。公司可以通过举办一系列的货运业务知识的专题培训,提高公司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鼓励员工考取相关的证书。另外操作人员也要注重提升自身素质,熟悉业务流程,要从航线、挂港、运价政策、综合服务、箱源上体现服务的质量,确保为客户提供超值的服务。政府也可以鼓励和允许各高等院校,按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开办、设置相关的专业和课程,为物流领域培养高级的经营管理人才。允许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加强物流领域的广泛合作,鼓励人才交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结论
我国货运代理企业超过6000多家,但企业规模大小不一,货代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较弱。近年来,国际市场的疲软和国际货代企业的进驻,本土的货代行业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去研究中国整个货代业的走势与前途。通过国际海运货运代理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内的货代企业应明确企业的定位,通过细分市场注重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加大人才培养能力,完善公司的信息网络和服务网络,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编.国际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D].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肖青.传统货运代理业向物流领域发展的对策研究[J].世界海运,2003,(6):20-21
[3]文岗.电子商务时代的第三方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0
[4]贾利军.我国国际货运代理业发展中面临五大问题[J].世界经纬,2006,(1):56-57
[5]朱木益.传统货代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若干问题研究[J].货运代理,2001,(9):20-21
[6]蔡晓倩.海运货运代理业发展现状及出路[J].世界海运,2006,29(4):34-35